第2090章 喜讯(二更)
提起弟弟大安,这可是杨若晴的骄傲。
今个是农历的十月初五,弟弟大安,是农历的八月二十动身去的长淮州。
长淮州,用现代的行政区域理解,相当于省城。
庆安郡,就是下面的一个市,而望海县自然就是县城,清水镇,长坪村,依次类推……
大安是农历的八月二十去的长淮州,参加九月初三的乡试。
『对了爹,这几日镇上的保长可有关于大安的消息传递给你?』
想到这儿,杨若晴忍不住询问起了那边的杨华忠。
一旦乡试出了结果,官府的消息会一级级的传递下来,倘若有这一地的学子中举,身为里正的杨华忠是肯定会得到消息的。
听到杨若晴的问,杨华忠把视线从小安身上转移到杨若晴这儿。
『前几****去了一趟镇上,保长是跟我交代秋后纳税的事,没有说到科举那块,』
『我原本是打算跟他那打听打听,后来见人太多,他也实在是忙,就忍住没问。』杨华忠道。
『想必要是出了结果,应该有人会通知下来的,当初子川中举,上面都下来人报了这个喜讯呢!』他又道。
杨若晴点点头,确实是这样。
『大安是九月初三开考,算上靠的科目,时间,中间间隔的天数,考完全部,得要半个多月。』杨若晴在那掰着手指头算着道。
『大安临行前跟我这说了,考完之后,他会在那里等到发榜出了结果才回家的。』
『出结果估计也要半个多月,这么一算来,今个是十月初五,估计就在这几日结果就要出来了。』她道。
听到这话,杨华忠和孙氏对视了一眼,两口子都有些激动。
『不晓得咱大安这第一回能不能考中?』孙氏期待的问道。
『村里人这几日都在跟我这打听大安的事呢,大家伙儿都说,咱家大安聪明,当初考秀才,是一考就中。』
『如今靠举人,想必也是,这结果还没出来,就有人跟我这讨喜酒喝了呢。』孙氏微笑着说道。
听到村里人对自家儿子的信任和寄予的希望,杨华忠也很高兴。
但汉子还是要叮嘱孙氏:『凡事都不是想当然的,考秀才的难度那能跟考举人比么?』
『想当初,李家村的那个李老先生,听说考到将近三十八,都还没考中。』
『后来家里都被他念书给念得快要举债了,才不得回村谋了个教书匠的差事养家度日。』他道。
提到李家村的那个李老先生,孙氏和杨若晴都不陌生。
未来大堂嫂李绣心已故的爹嘛。
话说,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,杨若晴心道。
大堂嫂的爹是那种情况,她自己嫁的男人杨永仙,也是如此。
只不过杨永仙有一点比李老先生好,没有使劲儿的折腾。
考了一回没考中举人,就果断回家来做教书先生,走另一条路了。
机智。
这边,杨华忠的声音再次响起,将杨若晴有点飘远的思绪拽了回来。
『晴儿娘啊,在确切消息没有出来之前,我还是建议你在村里行走,尽量少跟别人谈论咱大安考试的情况。』汉子道。
『这念书啊,一半是孩子的天赋和努力,还有一半,也是看运气。』
『这几样要是没能凑一块儿啊,就不成。』
『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,咱不提前预支那些话,省得到时候假若没考中,』
『别人背后笑话事小,咱大安添了压力和负担,这就事大了。你说对不?』他耐心的道。
孙氏连连点头:『晴儿爹,你说的在理。』
『你放心吧,我没跟别人那夸海口的。别人问我,我跟你这回答也是一样的,』
『我不会把话说得死死的,咱得给咱儿子留余地呀!』她道。
杨华忠欣慰一笑。
他对那边的小安道:『小安啊,你先回后院屋子里温习功课去吧,等会你娘烧好了饭菜再喊你。』
『嗯!』小安应了一声,挎起书包离开了堂屋,去了后院。
望着小安离开的背影,杨华忠看了眼杨若晴和孙氏,接着道:『小安不在这儿,有些话咱仨个私下说说也无妨。』
『退一万步说,倘若大安努力了,当真没考上,』
『等他回来,咱谁都不能责怪他。』
『大安这几年,自打送去蒙学起,这孩子念书是当真吃了苦头!』
『能考上,固然好,不仅为咱老杨家扬眉吐气了,也是对他自个努力的一个交代。』
『万一落榜了,这也是命,咱不能怪他。』
『他要是愿意再去念书,再接着考,咱就支持他。』
『他要是不想再考了,咱就问问他接下来的打算。』
『不管咋样,只要他不孬不傻,不懒惰,在这世上,总能找到一口饭吃,你们说,是不是?』汉子问。
孙氏连连点头。
『晴儿爹啊,你这话,说到我心坎里去了。』她道。
『你是不晓得,我是又盼着大安能有出息,又心疼他念书吃苦哇。』
『我都记不清有多少回了,大半夜的,有时候我起来起夜。』
『瞅一眼对面他屋子,都还亮着灯火,孩子都还坐在桌边看书写字。』
『冬天冷,提笔的手都冻僵了,夏天热,桌子底下难免有蚊虫叮咬。』
『风里雨里,他上学压根就没间断过,除非他病得爬不起床……』
『我的这个大儿子,看着斯斯文文,可是我这孩子性格要强,啥事儿都闷在心里不说,可我晓得,这趟去长淮州考试,他压力大……』
孙氏说到这儿,眼眶红了,眼泪忍不住就淌出来了。
『娘,莫哭嘛!』
杨若晴微笑着,过来扶住孙氏,并递上一块干净的帕子为孙氏抹泪。
『大安要是晓得咱爹娘背后是这么打算的,他肯定也很欣慰呢。』杨若晴道。
『不仅是大安,还有小安,其实我的想法也是这样的。』她接着道。
『咱家的孩子,咱不去强迫他们,百尺竿头能更进一步,固然好。』
『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极限,做不到,咱也不能强求,就好比我,我也是有很多力所不及的事。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