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说苏子籍感慨,此人告退之后,崔兆全在帐内转着,蹙眉喃喃:『这计策意在借刀杀人?不,是为了挑起反贼内乱……难道苏子籍真是这用意?』
虽然这计策这样想,已经算很好了,但鉴于苏子籍的表现,崔兆全疑心,这条计策必不会只是这么简单。
『可惜,虽是良才,却与赵公公太近,不是安分人……』苏子籍的话,虽打消了崔兆全一部分顾虑,可并没有让其完全去了疑心。
就凭苏子籍能得了赵公公的信任,让这个素来狡诈的首脑太监专门留下一个皇城司百户,只为了配合苏子籍的行动,就能看出二人的关系,应该不止是曾经见过一面这么简单。
『赵公公只忠于皇上,这一点,老夫应该不至于看错。』
『苏子籍能得他信任,应该也不会属于齐、蜀王的任何一派。难道,这是赵督监在为皇上栽培的夹袋,苏子籍就是相中的人才?』
『这样想,还算合理,苏子籍也当得赵公公这样费心拉拢。』
『只是这样的话,就失了正道,原本我还想拉拢培养一番,现在想来,论品性,还不如邵思森。』
『到底小门小户出身,太过急功近利了。』
心思百转下,崔兆全索性就让几个亲兵进来,吩咐去唤了一个幕僚及两个靠拢的偏将。
等这些人走了,想了下,崔兆全又唤来一个亲兵,说:『你去唤邵思森过来。』
『是!』亲兵也出去。
『既然同出自太学,一同被人陷害,或许邵思森除了读书,也有别的才华,倒可以试一试是不是可培养。』崔兆全暗暗想着。
而此时,邵思森因负伤,正与伤兵一同住在没有损坏的厢房里,虽然也有透风,但相比于帐篷已保暖了一些。
亲兵过来唤他时,邵思森正百无聊赖坐在榻上捧书看,因肩受伤,一只胳膊跟着疼痛,不好随意动弹,所以是单手拿书坐着翻阅。
『邵公子!』亲兵在门口唤着:『崔大人请你过去一趟。』
钦差相请?
邵思森立刻就将书卷一掩,从榻上下来:『我这就过去。』
哪怕是伤口疼痛,他也没忘了礼仪,先换了身没沾染上药味的衣裳,这才过去。
等邵思森到了崔兆全大帐,早来的人已是等候一会了。
这些人都忍不住打量着这个年轻读书人,不明白为什么尚书大人议事,还叫了这一位。
就算是看重太学生,也该请苏子籍,起码苏子籍刚刚立下功劳,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。
而这位毛糙的冲上墙,说是斩了二个贼兵,实际上为了救援,反死了自己方面五个士卒。
『你伤还未好,不必多礼,先落座。』崔兆全见邵思森咳嗽着还要行礼,伸手制止了,并让人又搬了一把墩子过来。
人既已到齐了,崔兆全开口:『唤你们过来,是想说一件事。』
他拍了拍放在面前一封信,『刚才有人射了密信进来,虽没有抓到射箭之人,但这信倒有些意思。』
『贼酋想降了。』崔兆全这句话,就像是向湖中扔了一块石头,立刻让在场的人心情骚动起来。
他咳嗽一声,扫视着在场的人,问:『你们觉得,这事应该如何处理?』
跟来的幕僚叫陈和,这时迟疑的问:『如何能证明这不是陷阱?贼酋素来狡诈多端,投降未必是真心。』
一人赞同:『我也有此疑虑,恐这又是一计,只为了拖延时间!』
『但也可能是贼酋被打怕了,之前他们几乎是破釜沉舟设下陷阱,既没得逞,又损失了这些人,焉知不是真心想降?』有人持不同意见。
『打了两年多,大郑这样富强,朝廷也都疲了,贼酋不过尔尔,难道还会比我大郑有更多兵力与粮草?』亦有人跟着赞同。
崔兆全眼看着这讨论,竟朝偏题的方向疾驰而去,忙将话题重新拉回来。
『且不说真假,我只问你们,就当投降信的确是真,此事该如何处理?』
『咳咳!』邵思森的伤势不算重,哪怕肩仍痛着,还有些受寒,时不时咳嗽,但看起来面色还不错,他犹豫着,开了口:『大人,学生倒觉得,就这样接受了最好。』
『说说看。』崔兆全示意他继续往下说。
邵思森便继续说:『朝廷早就盼着战事结束,之前议和,应是条件没谈妥,或者说是贼酋不肯以投降名义议和。可眼下,贼酋显然是服了软。再打下去,谁都熬不住了,不如趁此机会,了结了战事。』
『贼酋没什么眼界,所图的也不过就是官位或金银,若请朝廷施恩,给予恩典,哪怕只是给他封个国公,想必就已能安抚住,令他感恩戴德。』
『而有了这爵位,就势必会有所束缚,官府可徐徐治之,百姓归心,到时,自然就反不了。』
这话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,可问题是,邵思森口中没什么眼界的贼酋,却是能拖了西南军两年多,一度让大郑皇帝都很头疼的人物。
这样的人物,怎么可能真满足于一个爵位、少少恩典,就感恩戴德?
就算能令其安稳一两年,甚至三四年,只要贼酋养精蓄锐,缓过这口气来,必会再反。
崔兆全听完邵思森的话,不由得心中有些失望。
见在场的几人无人能说到点子上,他不再询问,而是将苏子籍之前给出的计策,用自己口吻说了出来。
『先继续和想降的山寨接触,接受投降,等没有人降了,我再告之贼酋,让他奉上一个铁了心与大郑为敌的寨主人头,才许贼酋投降,你们觉得如何?』
帐内的几人中,幕僚陈和,算是脑子转得快,被崔兆全的话一点,立刻就明白了过来。
他惊喜说:『大人,此计甚妙啊!』
见别的偏将,甚至邵思森都在思索,他立刻就当仁不让拍起了马屁。
事实上,也不算是在拍马屁,本人也的确心中赞叹这计,觉得虽狠辣,却十分有效,甚至可以永绝后患。
『大人,您这计策若是实施,或可令西南再无忧患!』
『只凭这一计策,论军略,您就已胜过钱帅和秦将军了!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