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2.第1042章 身份的信物(二更)
阎槐安点头。
『恩人在成亲后的事,想必你们比我更清楚,我便不多说了。』
『我想要跟你们说的是,恩人当初逃来南方的时候,身上还带着一个很重要的东西。』
『那个东西,是部落历任族长一代代传下来的,是身份地位的象征。』
『就好比大齐皇室的传国玉玺……』
阎槐安解释着。
杨若晴点头,这个她明白。
丐帮的打狗棒也是这样。
没有打狗棒的帮主,是不被帮众承认的。
阎槐安接着道:『恩人在救了我之后,交给我一个信物,凭着那信物我可以得到一些恩人的财富。』
『恩人也托付我,若是有朝一日,希望我能帮她把那个代表部落族长身份的东西,带回北方,交给她的族人后裔,重振部落!』
『那阎老伯你咋没带回去呢?』杨若晴问。
阎槐安摇头:『那时候,恩人所在的部落刚刚经历一次大变故,传言全族被灭。』
『加之我又是一个孩子,找不到啊,所以恩人便只告诉了我那东西所藏之处,我并未去取来带走。』他道。
杨若晴点头:『那后来呢?』
阎槐安道:『后来我凭着恩人的信物,找到了一个人,获得了一笔财富。』
『靠着那笔财富起家,生意越做越大。』
『这些年,我一直暗中打探当年那被灭族的部落的消息。』
『终于,在近年我根据寻到的一些蛛丝马迹,找到了恩人所在的部落后裔。』
『原来,当初他们部落并没有在那场杀戮中全部覆灭,还是留下了一支。』
『那一支后来被大辽拓跋氏吸纳,并壮大,成了拓跋一族麾下的一股新生力量。』
『几经辗转,我终于与那一支部落后裔联系上,并告诉了他们恩人的事。』
『原来,他们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,渐已壮大。』
『现在,部落群龙无首,急需找到上一任族长留下的代表族长身份的信物。』
『而那信物,当年被恩人带来了南方,藏在这村后的眠牛山中。』阎槐安道。
听完这一切,杨若晴跟骆风棠交换了个眼神,两人皆恍然。
『阎老伯,你今日过来跟我说这事,是想要我帮你把那东西找出来,对不?』她问。
阎槐安点头:『杨姑娘果真冰雪聪明,一点就通,也不枉我思来想去,打算把这重任交托于你。』
杨若晴谦虚的笑了笑:『我不过一个小女子,没什么大本事,阎老伯抬爱了。』
『阎老伯,那东西藏在何处?你几时要?』她接着又问。
阎槐安想了下:『越快快好。』
『我是打算过完年正月初六便要动身回北方去的。』
『这么急?为啥不多住几日?元宵看花灯呢!』杨若晴问。
阎槐安道:『我得赶在大雪封山前回去,不然,去往北方的山路会堵住,若等,便要到二月底。』
杨若晴点头,看了眼骆风棠。
『不如我们明日就进山去找,咋样?』她问道。
骆风棠道:『你说了算,我都行。』
杨若晴点头,视线重回阎槐安身上:『眠牛山这么大,找一样东西无疑大海捞针,那东西藏在何处,可有线索?』
阎槐安抚着胡须,做出回想的姿态。
『恩人告诉我,那个东西被她藏在一个像镜子的山里……』
像镜子的山里?
杨若晴再次看向骆风棠。
骆风棠微皱着眉头,眼底掠过一抹思忖。
片刻,他道:『这山里地形走势我熟悉,我晓得有一个地方,那里地势险要,峭壁悬崖,确实如同一面镜子!』
杨若晴眼睛一亮,『那好,棠伢子,明日我们一早就动身。』
骆风棠点头。
阎槐安又是感激又是歉疚,对这二人道:『明日便是年三十了,还要让两位进山……』
『阎老伯,万不能这样说。』杨若晴道。
『你这趟过来,带给我们老杨家这么大的帮主。』
『我们帮你找东西,也是应当。』
『更何况,这个东西,还牵涉到我曾祖母……』她道。
阎槐安点头,看向杨若晴的目光,欣赏中更多了几分欣慰。
这几日,他明里暗里,把大小老杨家的这一众子子孙孙,全都观察了个遍儿。
他发现,唯有眼前这杨姑娘,能够接受他这托付。
她看似年轻,却心情沉稳。
方才跟她道出祖上之事,她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愕慌乱。
从容不迫,处事泰然,一看就是见过风浪的。
『老伯,我这里刚好也有一事迷惑,想要请教你。』
杨若晴的声音,将阎槐安的思绪拉了回来。
『何事啊?杨姑娘请说。』他道。
杨若晴问:『曾祖母家族部落那边的事儿,老伯你为何就单单对我一个人说?』
『我爷和叔伯他们,都是我曾祖母的后人,又都是爷们。』
『我们这样瞒着他们进山去找那个重要的东西,是不是不太好……』她问。
阎槐安闻言,笑了笑。
他抬手制止住杨若晴的问,沉吟道:『这件事,因为涉及到你们祖上那个部落的重振,事关重大。』
『人多口杂,我担心他们知道了,到时候风声传出去,不妥。』
阎槐安分析道。
『再者,这毕竟是北方异族的事。』
『几十年前,你曾祖母来了眠牛山这一带,已在这里生息繁衍。』
『若是被大齐朝廷知道你们杨家跟北方异族有牵连,少不得会为你们招来不必要的祸事。』
『眼下这事还是不要告知为妙,我且把一切托付于你。』
『他日待时机成熟,你再斟酌告知他们,可好?』阎槐安问。
杨若晴仔细一想,觉得在理。
『嗯,我明白了,阎老伯放心,晚辈知道怎么做了。』她道。
『那就好!』阎槐安长舒了一口气。
……
隔天一早,骆风棠就来杨若晴家等她了。
隔夜的时候,杨若晴就跟杨华忠和孙氏那说过了今日要上山的事,不过是寻了个别的幌子。
早上看到骆风棠过来,孙氏还是忍不住叮嘱二人:『早去早回,一定得赶上夜里的年夜饭啊!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