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丑女种田:山里汉宠妻无度

第3169章 豁达一点(四更)

  曹八妹压低声对小洁道:『你这傻丫头,还真当真了呢?』

  『打一巴掌隔一层,那些人跟咱不晓得隔了多少层,你说,假若是他们家的老太太过世了,你会悲伤得吃不下饭不?』

  小洁毫不犹豫的摇摇头,『怎么可能?我都跟那些老太太不熟,就算小时候见过,可这都七八年过去了,大家都不在一块儿处,没感情!』

  曹八妹道:『这就对了嘛,你对别人是那样的,那别人对咱肯定也是一样的。』

  『人家能做到在棺材面前挤出几滴泪出来,假扮一下悲伤,这就很不错了,』

  『真正伤心的,是咱自家人,她们是请过来帮忙操办丧事的,只要她们做好烧饭烧菜的事情就行了,咱不要太计较。』曹八妹道。

  小洁皱起眉头,『我没想太计较,主要是,我看到她们笑得那么灿烂我就来火,我奶刚死还没下葬呢,我见不得人笑!』

  曹八妹抬手,爱怜的捏了下小洁的鼻子,『都十二三岁的大姑娘了,咋说话还这么孩子气呢?』

  『过世的是咱家里的人,又不是她们家,她们笑她们的,你这纯粹是自找烦恼哦!』曹八妹道。

  小洁撇撇嘴,坐在那里不吭声了。

  杨若晴也拉过小洁的手,对她道:『一个好汉三个帮,光靠咱过来的这十几个人,是没法把嘎婆的丧事办出气派来。』

  『咱入乡随俗,想要嘎婆热热闹闹的走,咱就要豁达一点,』

  『记住,咱这趟的目的,就是丧事顺顺当当的操办,让嘎婆入土为安,其他的能忽略就忽略,她们也就是在背后说说笑笑,偷吃几个肉丸子,不是什么大事,当没看见。』

  听到杨若晴也这样说,小洁只得点点头,『嗯,我不说了,只盼着这丧事赶紧结束,我好早一点回长坪村去,现在这里我一点都不熟悉了……』

  曹八妹道:『不会吧?这里可是你的老家哦,你出生的地方。』

  小洁摇摇头,『离开这里的时候,我才五六岁的样子,好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呢。』

  『相比较这里,我倒更觉得长坪村像我的家,那里有我的好姐妹,小花,小朵,黄毛嫂子,还有桂花婶子家的两个姐姐妹妹……』

  杨若晴轻抚着小洁的头,『甭管在哪里,只要有亲人的地方,就是咱的家。』

  『嗯,对!』曹八妹点头,『我的家,也是长坪村的,等到丧事办完了,咱一块儿回去。』

  小洁用力点头。『我去给我奶换柱香。』

  看着小洁起身去了孝帐前面的案台上换香,曹八妹道:『小洁的性格像我嫂子,直爽泼辣,眼里容不得沙子。』

  『这样的直肠子有好处,也有坏处,遇上同样爽朗的人家,那倒没啥,要是遇到那种弯弯绕的婆家,小洁就要吃苦头了。』她道。

  杨若晴道:『她还年轻,年轻少不了气盛,等再过几年更懂事了,就懂得适当的迂回了。』

  曹八妹道:『这倒也是,』

  打量着那边正在一脸认真添香,还跟孙老太的牌位那窃窃私语的小洁,曹八妹道:『小洁跟比跟小花小朵是不是差不多大呀?』

  小花道:『我十四了,小朵比我小几个月,小洁妹妹又比小朵小半岁,不过,我们三个打小就是一块儿长大的。』

  曹八妹点头道:『我当然晓得,我跟晴儿一样,都是看着你们几个长大的。』

  小花抿嘴笑了笑,『二嫂子你又在倚老卖老了。』

  小花跟大安定亲了,因为小花本身就是杨华忠和孙氏养大的,即使没圆房,但在大家伙儿以及小花自己的心中,已经完完全全是老杨家三房的儿媳妇,所以喊曹八妹一声二嫂子是天经地义。

  曹八妹也听得天经地义。

  她对小花道:『我看你们这三个丫头里面啊,目前为止,就你的福气是最好的,』

  『咱大齐三年才出一个的状元郎都做了你的夫婿,你这命格里啊,天生的贵妇人的命!』

  小花羞红了脸。

  杨若晴也道:『这一点,八妹说的当真没错,小花这丫头的面相啊,有一回李神婆看了一眼,就说她是贵妇命,还旺夫。』

  小花的脸于是红成了猴子屁股,『二嫂子,姐,这种时候咱就不说这个了好吗?等会被孙家沟的人听到,不好意思。』

  杨若晴道:『你们正大光明的婚姻关系,没啥不好意思的。不过不把你们这事说出来也好,省去一些麻烦。』

  麻烦?

  曹八妹和小花对视了一眼,小花纯真,并不明白杨若晴话语里的玄机,但曹八妹懂啊。

  『没错,咱这趟是来办老太太丧事的,其他事情一概不谈。』曹八妹道。

  晌午饭后,大孙氏和孙氏他们来了祠堂。

  『我们来守着,你们赶紧回去吃饭吧。』大孙氏催促道。

  曹八妹和小洁她们都赶紧起身,杨若晴则不疾不徐的跟大孙氏和孙氏这里问:『灶房掌勺的是哪家的?等会见着了我们该咋样称呼啊?』

  大孙氏怔了下,这忙活了大半天,一直在忙着丧事那块,倒把这细节处给疏忽了。

  要是不说清楚,等会孩子们回去吃饭了,到时候那些妇人们过来打招呼,孩子们叫不上称呼来,会被人后背嘲笑的。

  大孙氏道:『我陪你们回去一趟吧,刚好我也要拿点东西。晴儿娘,祠堂这里先交给你们几个了。』

  孙氏跟大孙氏姐妹同心,都想到一块儿去了,于是赶紧道:『嗯,这里有我们呢,姐你先陪孩子们回去吧。』

  孙家村不大,一个村子也就二十来户人家,清一色的孙姓。

  这个村子因为地势的缘故,不像其他山嘎达里的村子那样,这里一户人家,那里一户人家,有时候两户人家之间还隔着一道山崖。

  孙家沟地势低洼,以祠堂为中心点,二十多户人家分别极具在祠堂的东西和北面。

  从祠堂的侧门出去后,径直往后走,一会儿就到了老宅。

  这老宅,比起老杨家的老宅,那真的简单寒酸得太多太多。

  一座半人高的石头堆砌而成的院子墙,篱笆门,篱笆门上搭着的是茅草。

  院子里,搭了两个棚子,一个大棚子底下摆了三四张桌子,另一个小一些的棚子底下,摆着两只洗澡的大木盆。

  大木盆里面装满了水,放着好几摞碗筷,几个妇人蹲在大木盆边边洗边唠嗑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