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人离开道观,寒风一激,才醒转,一个中年和尚迎上来扶着上车,僧人怅然长叹一声,上车坐了,说:『去太孙府。』
中年和尚一声吆喝,牛车动了,沿官道入城,又在坊间前行,僧人这才感觉到自己背心都湿了,暗凛。
『仅仅一丁半点的神通金光,就杀机几转,凛然使我心惊。』
『看来,道门有识之人,不好糊弄。』
『单是刘湛一人,还不足惧,但必须在道门共识前,找到后盾,渡过这最大的危机。』
『要不,灭梵就在眼前。』
有力量和没有力量者的想法完全不一样,拥有力量的道门,面对新的竞争者,第一反应,怕是伏尸十万罢?
才沉思着,就已经抵达了太孙府所在的望鲁坊。
都不必去问太孙府在哪,离着一段距离,就看到远处宅子上空云气凝聚,贵不可言,这必是太孙府了。
牛车一顿,停住了,僧人下车迈步,朝着府邸走来,走到门前,因是白天,门开着,有侍卫守护,他也不惧,直接走上前去,合掌:『贫僧闻如,从安州寺而来,想要求见太孙殿下,劳烦通禀一声。』
侍卫一看,这僧人年纪不小,穿着打扮朴素很干净,态度也很客气,就点了下头:『你在这里稍等片刻,我进去禀报一声。』
僧人忙道谢。
侍卫就进去通禀,一会出来:『请进。』
僧人随着侍卫向去书房而去,是时太阳初照,虽还没有到春天,但沿着走廊木板而进,左右满园花卉,夹道花篱,亭榭阁房俱隐没其中,而不时角落处都挺立着侍卫,兀立纹丝不动,比起以前,多了不少威仪和肃杀。。
『果然是人间龙气。』
引到书房外侧的小厅,一会有个女官出来说话:『太孙尚在批示,请稍侯,奉茶。』
僧人只得坐下,只见里面书架错落有致,满满的书籍,回廊过道站着宫女,个个脚步轻盈目不斜视,特别是这女官,更是剑气深藏,杀机隐晦,竟然是难得的高手。
『是洛姜么?』僧人也知道些基本情况,正寻思着,听见细声,忙收神看时,见里面的苏子籍已写完批示,走了出来,只是一眼,就收回了目光,恭敬拜下:『贫僧闻如拜见太孙。』
苏子籍笑着:『往昔信王游寺,僧人不拜,信王问之,和尚言出家人不拜人王,为何你如此恭敬啊?』
这话问的轻巧,僧人却渗出细汗,这是历史典故,结果信王大怒,诛杀满寺四十一僧,悬首于墙。
当下说着:『出家人出家,乃是心求梵法,而身尚在世内,安能不敬人王,不孝父母?』
这话说的漂亮,苏子籍缓和了神色:『安州寺闻如?你起来罢!』
安州寺距离京城不算近,起码有千里之遥,在这时匆匆赶来,莫非是为了辩玄?
闻如这名字,并未听说过,不过这也不奇怪。
自己来到这世界,都在拼命求存,实在没有余力,对梵道两门的认知其实也更多围绕着接触过的人。
不认识、没接触过的人,的确所知不多,不过,若为了辩玄而来,这身份应该不低了。
虽然这样,苏子籍还是神色淡淡。
若没有辩玄之前做的事,见到梵道领袖之一,苏子籍是愿意亲近,可因着有辩玄的事,态度就显得很冷淡,只淡淡抬眸看一眼,说:『你,可是为了辩玄而来?』
这是连客套都没有了,直接单刀直入,挑明了事。
进来的僧人再次合十行礼,说:『殿下,贫僧的确是为了师侄辩玄而来。』
『师侄……』苏子籍点了下头,说道:『原来他是你的师侄。说起来,孤对辩玄素来不薄,过去也曾伸过援手,可他却居心莫测,竟然用巫蛊魇镇之术施之于孤。』
『这是谋大逆之罪,当满门抄斩,闻如,你来,是为了替他说情?』
僧人叹了口气,没有辩解说是帮助太孙,将背着一个布囊取下来,从中取出一个用黄布包裹着的东西,看着像书册,双手捧着,说:『贫僧不敢抗辩,唯只求太孙怜悯,愿把此经献给殿下,以赎万一。』
『以赎万一?』
苏子籍想到了这僧人为了救辩玄会说些什么,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作风,不得不说,尚且满意,原本心里火气,因这僧人的态度也消散了一些。
要是抗辩,就只有问罪了。
野道人就站在旁,自然不会让苏子籍去接,接过黄布包打开后看了一眼,才托着送到了苏子籍前。
『这是梵经?』苏子籍手指轻轻抚摸书皮,才翻了下,就微微变色。
僧人一直低垂眸子,不去直视太孙容颜,也不去观察太孙看到这梵经的反应,直到听到上面传来声音:『路先生,你带着过去一趟,见一见辩玄。』
野道人立刻应着:『是。』
心里却明白,这和尚送上的梵经,怕送到了主公的心坎上,不然的话,主公不会态度软化下来。
不过,刚要出去,又听到主公说:『罢了,一起去吧。』
主公竟然要跟着过去?
野道人更看到主公将薄薄的梵经包起来,放入怀里,就这样站了起来,心里虽然不明白,更忍不住朝着垂眸站立的和尚看一眼,但野道人也不询问,引着两人前去。
到了私狱,侍卫纷纷见礼,苏子籍让着起身,问:『辩玄一直在里面,不曾说什么?』
『殿下,辩玄一直在里面,只管念经,连饭都吃得很少。』伍长秦敏答着。
苏子籍对此并不意外,上次质问,据说就有了死志,本来死了就死了,不想今日还有变数,当下看向闻如:『辩玄就在那里,你自己进去吧。』
竟没有打算进去。
侍卫开门,闻如向苏子籍行礼,才转身而去,门一打开,坐在蒲团上的辩玄就已露了出来。
和上次相比,又瘦了些,戴着眼罩,完好的眼微垂,嘴里念着,犹一尊罗汉像,仿佛外界所有事,都不会影响到分毫。
『虽遇劫数,却万缘放下,得以精进呀!』闻如只一眼看去,就若有所得,不由微微惊喜:『我道,又多一罗汉矣!』
(本章完)